年高考满分作文山东卷:论质疑的力量

年高考满分作文山东卷:论质疑的力量

  年轻的亚里士多德静立于已经被尊为“哲人”的老师柏拉图身旁,面对众人质疑的目光,平淡却坚定地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师”已经作为一种社会概念被人们更广泛地理解,其含义更像是“权威”,而我们作为民众,则类似是“弟子”的存在。由此看,亚里士多德无疑具有超前的眼光,他心中所执念所追求的并不仅仅局限于“师”的教义,而是不为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真理,这也就是当下人们所说的“科学精神”。“弟子”敢于去质疑“师”的言论,这无疑是让人欣喜的。权威不可能永远保持自身的正确性,而权威犯下的错误经过大众的追捧则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这时便凸显出对权威表达质疑的价值所在。就像当年面对柏拉图都据理力争的亚里士多德在老年同样犯下了错误,也会有后起之秀站在比萨斜塔上,用明明白白的实验结果告诉所有人:两个铁球是同时落地的。

  时代在发展,当下越来越多的民众与媒体敢于向权威表达质疑,而想要成为一名权威无疑也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够让人信服。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处在这样良性竞争下的社会个体无疑能够提高个人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见,质疑确实是万分可贵的。莫言曾对向他提出质疑的媒体表示“向一名作家提出意见也是对作者本人的帮助”,的确如此。忠言逆耳,人们大都好大喜功,而权威的耳中听到更多的是赞扬,所以权威需要听到质疑的声音才能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成果,总结疏漏与教训,促成自身的进步。同时对于普通人而言,表达质疑无疑是一个追赶权威的绝佳机会。权威有更高的学术水平与素养,民众想要追赶,也要进行更为广泛和深入的学习。综合来看,敢于质疑不仅能够推动理论知识的进步,也能促进民众素质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权威还是普通民众,随时保持质疑精神会激发人们对于生活中每个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学习与实践,最终能使生活变得更为美好。

  我从不曾期盼每个人都会成为亚里士多德式的集大成者,因为即便是博学如斯,也不可避免地会有错误。我更希望的,是每个人都能够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保持属于自己的那份质疑精神,让每粒星点般的质疑引领修正和探索,汇聚成河,推动进步的力量不息向前。(www.haocihaoju.cn)

敢于质疑的名言

1、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2、从各方面对习俗的质疑,是每一个思想水平较高的人的必然发展阶段。——爱默生

3、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佚名

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自,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学记》

5、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苏格拉底

6、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7、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

8、师以质疑,友以析疑。——李惺

9、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亚里士多德

10、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

11、要疑问,而不是质疑,“真正的歌者能唱出人们心中的沉默”。——柴静

12、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上进。——朱熹

13、不问的人永远和愚昧在一起。——东非

14、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

15、耳朵没有底,可以从早听到晚。——非洲

16、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

17、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狄德罗

18、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19、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宋)

20、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光召

21、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方以智

年高考满分作文山东卷:敢把权威拉下马

  年高考满分作文山东卷:敢把权威拉下马

  《咬文嚼字》杂志敢于开设专栏,为著名作家作品挑错,敢于质疑权威,体现了一种胆量,一种气魄。

  不论文艺作品,还是科学研究,因为个人能力或时代的局限,未免会有少许瑕疵,甚至谬论。倘若以权威的言论当作处世法则、金科玉律,人们只会止步不前。

  面对真理,我们应具备“敢把权威拉下马”的胆识,坚守真理的勇气。

  一代大师梅兰芳将京剧艺术之美演绎得淋漓尽致,然而白璧却有微瑕,对此,无名老人敢于指出并告诉梅兰芳正确的步法,让梅兰芳将京剧诠释得更加完美。

  此外,哥白尼质疑“地心说”,伽俐略质疑亚里士多德、小泽征尔质疑大赛乐谱、爱因斯坦质疑牛顿定律的普适性……权威通常会让我们在做事方法或对事物认知上更加合理或透彻,可是,人无完人,权威也是一样,倘若一味迷信权威,只会让权威成为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个人,更是一个国家乃至世界。

  莫要从错误的沟渠中流过。即使著作家,也会出现文字、文史知识的差错;即使智慧之人,也会有错误的认知,荒堂的做法,因此,我们应果断指出,唯有将人或社会从谬误中引上正确之路,人或社会才会进步。

  然而,质疑权威并非鲁莽地一律否定权威,面对个人认知与权威的不同,我们应慎思考,仔细推敲,此后,再评论权威的对错。

  其实,相对于过去君主专制或教皇统治的时代,我们如今的学术氛围、言论自由已好了很多,古人为真理可拼却性命而不退步,如今的我们为什么不敢指出错误?

  如材料所呈现的,《咬文嚼字》这一挑战者与当代作家这些权威们不是冰与火的极端对立,而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齐力推动文学进步。因而,不要在真理面前退却了,人,本应具备这种敢把权威拉下马的勇气。

  我们不比任何人卑微,除非我们跪着。因而,不要惧怕权威,掀开真理的面纱,我们便可成就自身伟大!(www.haocihaoj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