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经经典句子摘抄

关于诗经经典句子摘抄

  1、殷其雷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诗经》

  2、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诗经》

  3、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国风·郑风·东门之墠《诗经》

  4、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诗经》

  5、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诗经》

  6、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王风·采葛》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诗经》

  7、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诗经》

  8、鱼在在藻,依于其蒲。《诗经》

  9、心之忧矣,其毒大苦。《诗经》

  10、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诗经》

  11、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我与你立下誓言。与你的双手交相执握,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可叹如今散落天涯,怕有生之年难回家乡。可叹如今天各一方,令我的信约竟成了空话。《诗经》

  12、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诗经》

  13、”正月开岁Theopeningyearofthefirstmonth二月绀香February,GanHong三月桃良Marchpeach四月秀蔓Aprilshow五月鸣蜩MayMingcicada六月精阳JunefineYang七月流火Julyfilariasis八月未央August”Weiyang九月授衣Septembergrant十月获稻Octoberrice葭月潜龙AmonthofQianlong腊月嘉年ThetwelfthlunarmonthScarlettyears《诗经》

  14、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译文“心中洋溢着爱的情怀,相距太远而不能倾诉,深深地珍藏在心中,无论何时,永不忘记。”《诗经》

  15、我心匪鉴不可以茹《诗经》

  16、兔置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诗经》

  17、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自昔何为?我蓺黍稷。我黍与与,我稷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济济跄跄,絜尔牛羊,以往烝尝。或剥或亨,或肆或将。祝祭于祊,祀事孔明。先祖是皇,神保是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执爨踖踖,为俎孔硕,或燔或炙。君妇莫莫,为豆孔庶。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笑语卒获。神保是格,报以介福,万寿攸酢!我孔熯矣,式礼莫愆。工祝致告,徂赉孝孙。苾芬孝祀,神嗜饮食。卜尔百福,如几如式。既齐既稷,既匡既敕。永锡尔极,时万时亿!礼仪既备,钟鼓既戒,孝孙徂位,工祝致告,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诸宰君妇,废彻不迟。诸父兄弟,备言燕私。乐具入奏《诗经》

  18、关关雎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雎鸠jūjiū和鸣声。雎鸠:即鱼鹰。)出自《国风.周南.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为先秦时代汉族民歌。这诗写男恋女之情。大意是:河边一个采荇菜的姑娘引起一个男子的思慕。那“左右采之”的窈窕形象使他寤寐不忘,而“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便成为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

  19、雀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诗经》

  20、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诗经》

  21、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诗经》

  22、葛覃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佚名《诗经》

  23、汝坟朝代:先秦作者:佚名原文: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诗经》

  24、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

  25、五月斯蠡动股,六月莎鸡振羽。《诗经》

  26、妻子好合,如鼓瑟琴。《诗经》

  27、一之日觱发,二之日粟烈。《诗经》

  28、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2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诗经》

  30、匪是匪,我是我,思念抑或思考,而我在这里,你在天涯的那端。《诗经》

  31、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诗经》

  32、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

  33、我行其野其麦芃芃《诗经》

  34、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诗经》

  35、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

  36、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

  37、采采卷耳,不盈顷筐。《诗经》

  38、及尔偕老,老使我怨。《诗经》

  39、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诗经》

  40、”琴瑟在御,莫不静好。AndintheRoyal,allquiet.《诗经》”

  41、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诗经》

  42、《诗经·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译文: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襟。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诗经》

  43、夜如何其?Hownightisit?夜未央。Weiyangnight.《诗经》

  44、鸳鸯于飞,毕之罗之。《诗经》

  45、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诗经》

  46、伯兮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诗经》

  47、采苹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诗经》

  48、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诗经》

  49、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诗经》

  50、我有嘉宾,鼓琴鼓瑟《诗经》

诗经:殷其雷

  《诗经: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
  何斯违斯,莫敢或遑?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
  何斯违斯,莫敢遑息?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
  何斯违斯,莫或遑处?
  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注释

  1、殷:声也。
  2、雷:喻车声
  3、遑:闲暇

  译文

  听那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阳坡震撼。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少许悠闲。
  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边上响起。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片刻休息。
  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听那隆隆的雷声,在南山的脚下轰鸣。
  怎么这时候离家出走?实在不敢有一会暂停。
  勤奋有为的君子,归来吧,归来吧!

  赏析

  《毛序》关于此诗的主题,不仅今文学派的三家无异议,而且后来的解诗者也无大的争论。虽然所思念的对象不必如《毛诗序》之泥定为“大夫”,但从诗中所称“君子”来看,则这位行役在外者当是统治阶级中人,不可能是平民百姓。

  据毛传与郑笺,前一“斯”字指君子,后一“斯”字指此地。朱熹承袭此说,释为:“何此君子独去此而不敢少暇乎”(《诗集传》)而严粲释云:“言殷然之雷声,在彼南山之南。何为此时速去此所乎?”(《诗缉》)从上下文看,后一种说法更为顺理成章。感叹之后,女主人公又转念为丈夫设身处地着想:只因为了公事,才不敢稍事休息。想到丈夫一心为公事奔忙,故而接下去才有“振振君子”的赞叹。毛传与郑笺均释“振振”为信厚。朱熹亦承此说。姚际恒《诗经通论》云:“盖振为振起、振兴意,亦为众盛意。”而王先谦的《诗三家义集疏》训“振振”为“振奋有为”,似更切合情理。这样“振振”一词就成了称扬其夫君勤奋有为的赞语了。女主人公作出这样的赞叹之后,却发出了“归哉归哉”的呼唤,表明女主人公虽然明白丈夫是为公事奔走,但还是希望他能早早归来。这种转折实质上表现了情与理的矛盾冲突。《诗序》称“劝以义”,就是着眼于其理的一面,以张扬其伦理教化的意义,但忽视了其情的一面,而且是此诗的主要一面,因而受到后人的质疑。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批评了《诗序》的这一偏颇:“按诗‘归哉归哉’,是望其归之辞,绝不见有‘劝以义’之意。”崔述的《读风偶识》也称:“今玩其词意,但有思夫之情,绝不见所谓‘劝义’者何在。”然而“绝不”云云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失之偏执。还是朱熹概括得好:“于是又美其德,且冀其早毕事而还归也。”(《诗集传》)近人陈子展《诗经直解》称此诗“既劝以大义,又望其生还,可谓得情理之正者也”,诚为中肯之论。

  此诗以重章复叠的形式唱出了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在反覆咏唱中加深了情感的表达。每章均以雷起兴,却变易雷响的地点,不仅写出了雷声飘忽不定的特点,而且还引逗出对丈夫行踪无定的漂泊生活的挂念,诚如胡承珙所云:“细绎经文三章,皆言‘在’而屡易其地,正以雷之无定在,兴君子之不遑宁居。”(《诗经后笺》)“遑”、“息”、“居”三字则层层深入地表现了忠于职守、不敢懈怠的态度。此诗的每一章虽只寥寥数语,却转折跌宕,展示了女主人公抱怨、理解、赞叹、期望等多种情感交织起伏的复杂心态,活现出一位思妇的心理轨迹,堪称妙笔。初读此诗会不得要领,或以偏概全,产生上文所述的岐见,因而姚际恒会这样批评朱熹:“夫冀其归,可也,何必美其德耶!二义难以合并,诗人语意断不如是。”殊不知诗作为心灵的自白,断不是非此即彼的逻辑推理,可以说诗人之语正当如是。此诗之妙正在于其上下不一的语意转折,在否定亦复肯定中呈现活的心灵。此外,此诗的语言简洁朴素,齐言中又有长短相错,模拟说话的声口,在一唱三叹中倾吐衷情,颇为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