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世间最美的情郎

  三百多年前,西藏的布达拉宫里,拉萨的街头,曾有这样一个神奇男子的身影,他,就是裹着风影,自带佛光,眼含星露,足踏莲花,一路穿尘而来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的身世是神秘的,更是离奇的。他是一个睿智多情的活佛,是一个重情痴情的情圣,是一个惊世脱俗的诗人。住进布达拉宫他就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拉萨街头他便是世间最美的情郎。他,是佛界的传奇,是情界的神话。尽管这人间再也无从找寻到他的踪迹,但他已犹如一束耀眼的光,照亮着整个西藏,照亮着天上人间每一个爱他、读他、膜拜他的人的心。

  纵然仓央嘉措的身躯已被湮灭在历史的长河,可他依然如一根隐形之线,牵引着无数世人的脚步和心魂。任时光荏苒,风云来去,那西藏的佛灯古塔之下,雅鲁藏布江之上,雪域之巅,纳木错之畔,依旧有仓央嘉措不绝如缕的低诵浅吟。那些转山,转水,转佛塔的人只要心怀虔诚,朝着仓央嘉措离去的方向求佛,相信一定能感应到仓央嘉措的存在。

  谁若一心求佛,谁若心有灵犀,谁若精诚所至,如此,其实不必去天空之城,一定也能在依稀之中看到仓央嘉措衣袂飘飘的身影。人世间,多少烟云变幻,多少花落花开,仓央嘉措的不凡之身和他的别样爱情,在经筒的摇转中已化作漫山遍野的纯洁格桑花,永远盛开在世人的心里。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当仓央嘉措来到凡间,他就注定是与众不同的。他虽贵为活佛,身披僧袍,但他离经叛道,凡心未改。布达拉宫,能锁得住他的人,却无法锁住他的心。佛主,能牵绊住他的身影,却无法牵绊住他的爱情。

  佛门之内,谁为情困?佛门之外,空了谁的等待?按常情,卓越俊逸满腹才情的仓央嘉措本应可以与自己心爱的女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活佛的称号让他无从选择自由随性随心,于是,他只能面朝佛门,念诵经纶,怀着琉璃心事,守着寂寞青灯,在不断追问世间安得双全法,如何不负如来不负卿的臆想中默默游走、踟蹰、徘徊……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仓央嘉措,即使被冠予活佛头衔,穿上了僧袍,住进了佛门,点燃了佛灯,拿起了佛珠,转起了转经筒,他依然难以在圣洁清宁的佛堂中静心供佛,无法在青烟缭绕中安然禅坐,这位身怀凡尘心的年轻多情活佛终是人在佛门,心在尘世间,为了爱情,他的佛缘、佛情、佛念终不能圆满。

  或许,仓央嘉措的情和泪,欢与忧,苦与痛,只有西藏风中曳动的经幡,红山之巅布达拉宫上空的风云,念青唐古拉山边纳木错的湖水才能真正见证和懂得。佛说:“有缘,无缘,只在一念之间”。情缘在左,佛缘在右,在左右为难间,仓央嘉措无论怎样选择,都不能两全,最后,他不得已还是负了如来负了卿。

  千年轮回,布达拉宫门前的转经筒,转过了一世又一世,然,俗世多情人里,谁能真正剪得断那一份缥缈的尘缘,谁能真正理得清那一份缠绵的情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佛光的普照里,仓央嘉措修成的不是金身正果,而是他的爱情圣典。仓央嘉措虽皈依佛门,然,风起尘扬,缘来缘去,他从未走出过自己的初心。

  他虽贵为宗教领袖,可他有着不羁的灵魂,有着浪漫的幻想,有着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着,有着死了都要爱的信念,试问,天地间这样一个奇特的情种、情痴、情圣,造就的怎能不是一个前所未有空前绝后的爱情神话和佛界传奇?

  纵然转山转水转佛塔,但爱始终幽居在他胸口。世事的无常和无奈,终究注定这个在佛缘与情缘中矛盾、挣扎的世间独一无二的男子选择走不寻常之路。

  “如果不相见,便可不相恋。如果不相知,便可不相思。如果不相伴,便可不相欠。如果不相惜,便可不相忆……最好不相见,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依,便可不相偎。最好不相遇,便可不相聚……”在布达拉宫的红墙内,在袅袅梵音的缭绕中,仓央嘉措写就这样的诗,怎能不叫人为之动容?为之感叹?为之唏嘘?

  三百多年过去了,不知红尘之外的异域里,谁能许他不再于寂寞里打坐?谁能许他不再于黑夜里彳亍?谁能许他不再于幽清里伤怀?

  仓央嘉措,一个把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痴情情种,一个游走于世间的最美情郎,一个在佛门里被佛光滋养出的多情情圣,他留给世间的何止是一个大大的惊叹?

  他,是一个超脱尘世的另类活佛,是世人心中永远的仓央嘉措。

  谁说,仓央嘉措已经走远?遇见,别问是劫是缘。或许,今夜的梦外,我心若虔诚,循着仓央嘉措前世今生的印记和音迹入梦,也许就能梦见他的情还在西藏红山之巅那里不来、不去,或许就能梦见他的人还在拉萨布达拉宫那里不悲、不喜……

仓央嘉措的圣歌与真相,世间最美的活佛

仓央嘉措的圣歌与真相,世间最美的活佛

  佛。
  西藏。
  布达拉。
  仓央嘉措。
  
  只这几个字就好。看一眼,便觉有风流无限。有一些人,初见时分,便可以知道是令己身愉悦欢喜的。有一些事,匆匆而过也能印刻入心。有一些地方,去或不去,到与不到,并无区别。因为它是属于内心的,是要长久瞻仰的,是摹在灵魂深处如水墨长卷氤氲不息的。
  
  仓央嘉措的一生仿佛是一出戏。起承转合,波澜壮阔。他仿佛是那台上清雅幽静的小生,淡淡然两三句便把情意唱入你我心底。是这样的一个男子。半生荼蘼,半生寂。清净而生,清净而去。圆满的却是锦绣的一辈子。也曾在这世间趟过凡心不灭的水,笃定地要去握住那二三女子,去觅罕有的爱。以不喧不嚣之心去言明爱的正身。终了却依旧是虚空不灭,甚至带来血光不止。
  
  下面这首诗,据说出自一位网友之手。出处不详:
  
  听说,你聪明过人,气宇轩昂。
  听说,你至情至性,风流浪荡。
  你的一生,唯美而凄怆。
  
  在布达拉宫里,你是雪域最大的王。
  在拉萨的大街上,你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在红宫的灵塔殿里,他们说不会安放你的塑像。
  在藏民的歌里,他们说你的追求和他们一样。
  
  心静如水,听你喃喃的梵唱。
  于琼卓嘎,那如月般皎洁的姑娘,
  正在悄悄地梳妆……
  与之相遇,是你一生的惊涛骇浪。
  三百年的爱恋,温暖了世人清瘦的心房。
  帕廓街上,仍能看到金色的“未嫁娘”。
  
  拂去尘埃,轻嗅你墨间的香。
  你舍弃了轮回,为的是玫瑰得以绽放。
  你歌唱了爱情,却背叛了信仰。
  烟波浩渺的青海湖畔,你一笑了然。
  云为你舒卷,山为你动容,水为你流响,
  永恒就在那一刹那里收藏。
  
  是谁说你,
  因忠诚而叛逆,因压抑而豪放……
  你是雪域高原那蓝色的格桑花。
  风吹过,就漫野疯长。
  一生的起伏跌宕,
  只不过,是对自由的向往!
  
  这一首,前一段出自1997年朱哲琴专辑《央金玛》中的歌曲《信徒》的歌词,词曲作者是何训田。
  
  或许因为《央金玛》专辑中另有一首歌名为《六世达赖喇嘛情歌》,而这首歌词意境优美,又有转经、磕长头等藏传佛教内容,因而被人缪传成“仓央嘉措情歌”之一。
  
  后面的词句,估计为网友的仿作,而且在流传过程中版本众多,但其内容多为这6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瞬,我飘然成仙,不为求长生,只愿保佑你平安的笑颜;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歌,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这一首,“第一”和“第二”,和最后4句是仓央嘉措的同一首诗歌,只是不同的译本。前一版本译者于道泉,后一个版本译者曾缄。
  
  中间的“第三”到“第十”,据作家桐华称,为其小说《步步惊心》的读者“白衣悠蓝”的续写。
  
  《十戒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这一首,实际上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为音译,意思为莲花生大师),作者扎西拉姆多多。出自其年创作的《疑似风月》集的中集。
  
  年,这首诗被刊登在《读者》第20期,改题作《见与不见》,署名为仓央嘉措,因此多被讹传为仓央嘉措所作。此事并非出自作者本意,后《读者》为此事道歉。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其实,对于肤浅如我者,诗到底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来能触动我们的心弦。我们读到的汉译本中,以1930年于道泉所译白话文66节62首、和1939年曾缄所译七言绝句66首,最为人所熟知。有多少人,是因为这一首而知道仓央嘉措的?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佛家人心念的、膜拜的,是一个他;人们讲述的、传承的、恋慕的,以及,此刻我执念要写的,是另一个他……
  
  心头影事幻重重,
  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
  轻轻走出最高峰。
  
  我与伊人本一家,
  情缘虽尽莫咨嗟。
  清明过了春归去,
  几见狂蜂恋落花。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当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时,在布达拉官正门旁边又开了一个旁门,将旁门的钥匙自己带。等到晚上守门的把正门锁了以后,他就戴上假发,扮作在家人的模样从旁出去,到拉萨民间,改名叫作宕桑汪波,去过他的花天酒地的生活。待破晓即回去将旁门锁好,将假发卸去,躺在床上装作老实人。这样好久,未被他人识破;有一次在破晓未回去以前下了大雪,回去时将足迹印在雪上,事情方始败露。
  
  夜走拉萨逐绮罗,
  有名荡子是汪波。
  而今秘密浑无用,
  一路琼瑶足迹多。
  
  最后,以此诗作结。
  
  曾缄教授云:强作解脱语,愈解脱,愈缠绵。以此作结,悠然不尽。
  
  但曾相见便相知,
  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
  免教辛苦作相思。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自幼聪颖过人,拜五世班禅为师,后入布达拉宫,受著名名学者桑杰嘉错的授学,极富才学,却成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开始了流浪生活,生活艰苦,却也是这段时期与民众的接触和周游各地的经历,让他写出了《仓央嘉措圣歌》。又传,他后来在被押解北京的途中,在青海边被人暗杀。
  
  有人说,最终仓央嘉措选择了修行的道路;也有人说,他年轻时被人暗杀。
  
  历史的真相,不愿去探究。
  
  我只知道他是我一生的信仰!

纵隔天涯念你却依然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在这样冷的长夜里,轻声念着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感受着冬的凉薄,丈量着思念的长度,伸手,接一朵牵挂的浮云,别在相思的发髻,让回忆的温暖,润透眼角眉梢。此刻,想你的心,便如潮水般涌上心头,泛滥了一地的温柔!

  默言,闭口不谈,越过红尘的迷雾,穿过柳外的云烟,我以为,终有一天,可以心如止水,放下那颗想你的心。可是,我忘记了,凡是有故事的人,都会喜欢仓央嘉措的,我也未能例外。烦躁了很久,也挣扎了很久,以为终于把一切都揉进了骨子里的时候,那苍茫夜色里的一声“见与不见”,终于使我明白:我终究还是做不到仓央嘉措那般的淡定从容,心如止水!那颗想念你的心,原来从没改变。

  于是,便常常在寂静的夜里,用相思研墨,细细描画,在淡淡的墨痕中,寻找曾经散落的温情。然而,曾经的过往,却都只是过眼云烟,纵是千般柔情,到最终,也只不过只剩下在晓风残月里反反复复的浅唱低吟。而盛满了离愁别绪的清词,在那一刹那,无论如何吟唱,终是演变成了长亭折柳后留下的无尽苍凉。

  秦淮河畔,古弦拉响的是未眠的眼眸,辗转反则,依然在字里行间流连的,是一颗念你的心。是谁把谁当真,又是谁成为了谁永远的牵念?只知道此后,便终日在烟雨楼台中,不知疲倦地,用平平仄仄,收集着所有的泪水与欢笑,独守着一份记忆,安然地,走着一条没有未来的路。这,都只是因为有你!

  遇见,在万丈红尘中,铸成了守候三生的这场人生盛宴,然而清梦无痕,花开花落之后,寻君已是无觅处。只是,在烟雨江南中,撑一把油纸伞,我依然守候在岁月的深处,听一曲离人赋,在自己的天空里,因想你,而独自憔悴。

  不知道,是穿越了几番的挣扎,才鼓起勇气,走近了彼此;更不知道,要历经多少岁月,才能习惯对你的思念。月照离人泪,隔着天涯,你可看到了我断肠的心碎?

  曲终人散,尘埃落定,我独自坐在记忆的时光里,提笔,一字一句,落笔成殇!

  在无数个云烟散尽的午后,泡一杯清茶,坐于案前,把遗落在红尘深处的无尽心事,透过平平仄仄,织成唐风宋雨,而那穿透唐宋的韵脚,就是对你延绵的思念。但是,手心的余温,终是敌不过黄叶凋零的凉薄,被思念浸透的日子,终于,铺展成了一地的惆怅。雪落青山白,霜临枫叶红,只是南雁几回过,春山望断,却是不见归鸿!

  烟雨锁重楼,淡淡柳丝瘦。逃离喧闹的尘烟,看着窗外无边的夜幕,蜷缩在夜的怀抱里,静静地聆听着岁月流逝的声音,任思念爬满心房。一纸红笺,记录着苍白而凌乱的句子,字字句句,想念依然。然而锦筝无弦难唱,离歌一曲已成殇。小楼深院,西风吹尽,吹不散的是藏在眉弯里的那一抹离愁。一滴胭脂泪,滴落成诗,长成了眉心间永不落下的眷恋。一场桃花雨,几番醉相思,每一次忙碌后的抬头,沉吟之间,想问的始终是一句:你可好?

  而直到今天,隔着天涯,我依然静守一份为你倾城的美丽,于无望的期盼中,肥了相思,瘦了颜容……

  百转千回,千回百转,在岁月的夹缝里一念成痴,灿烂了辗转几世黯然的离别;而此后,一念执着,危栏倚断,却苍凉了望断天涯的情思!

  今生,一场相遇,终是成了尘梦里难解的眷恋。几次三番,三番几次,却终是舍不得遗忘,如此,在这如烟的岁月里,痛彻的又是谁的心扉?只是,只是始终不悔,这场红尘里的相遇、相知,纵然此生,你在天涯,我在海角,隔着无法穿越的距离,但我的牵挂,我的情意,依然会在字里行间跳跃,而你,一如既往,今生今世,始终是我惦念的唯一!忘忧草。

仓央嘉措,一个活在诗中的传奇

  仓央嘉措的故事,一个活在诗中的传奇!

  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读仓央嘉措的诗,不论是晴空,还是雨季,一瞬间便被拉入空旷寂寥的自然。这天地,心静如水,一尘不染,却还带着那超脱于尘世的辽阔和洒脱。整日都在仓央嘉措的说,今天来看看传奇的人生吧!

  仓央嘉措(1683—1706年),为第六世达赖喇嘛,门巴族人,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

  1683年(藏历水猪年,康熙二十二年)生于西藏南部,门隅纳拉山下宇松地区乌坚林村的一户农奴家庭,父亲扎西丹增,母亲次旺拉姆。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佛教。

  1697年被当时的西藏摄政王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同年在桑结嘉措的主持下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

  1705年被废,1706年在押解途中圆寂。

  据说,在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的冬天,在凄冷荒凉的青海湖畔,仓央嘉措并没有死去,他逃了出来,此后隐姓埋名地活到了64岁。至于他是怎么逃出来的,逃出来之后又去过哪里,这就众说纷纭了。

  仓央嘉措是藏族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一位才华出众、富有文采的民歌诗人,写了很多细腻真挚的情歌。最为经典的拉萨藏文木刻版《仓央嘉措情歌》,词句优美,朴实生动,汇集了仓央嘉措60多首情诗,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地等文字译本,几乎传遍了全世界,他的诗歌已经超越民族、时空、国界,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所写的诗歌驰名中外,不但在藏族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在藏族人民中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诗坛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花异葩。引起了不少学者的研究兴趣。藏文原著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版印出,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足见藏族人民喜爱之深。汉文译本公开发表和出版者至少有十种,或用整齐的五言或七言,或用生动活泼的自由诗,受到国内各族人民的欢迎;英文译本于1980年出版,于道泉教授于藏文原诗下注以汉意,又译为汉文和英文。汉译文字斟句酌,精心推敲,忠实准确并保持原诗风姿,再加上赵元任博士的国际音标注音,树立了科学地记录整理和翻译藏族文学作品的典范。仓央嘉措在藏族诗歌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开创了新的诗风,永远值得纪念和尊敬。

  仓央嘉措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

  【仓央嘉措诗歌赏析】

  仓央嘉措的诗歌表现了他短暂而传奇一生的爱与憎、 苦与乐、 行与思、 感与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追求自由美好生活的愿望,主题积极深刻,其思想内容上的特点主要如下:

  大胆的写实性。仓央嘉措是宗教领袖人物, 但他敢于写出自己的现实行动、 内心感受和生活理想, 突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 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 表现出巨大的勇气。

  真挚的情感性。仓央嘉措的诗歌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诗中有初识乍遇的羞怯,有两情相悦的欢欣, 有失之交臂的惋惜,有山盟海誓的坚贞,也有对于负心背离的怨尤, 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生活的热切渴望与真挚追求。

  深刻的哲理性。仓央嘉措的诗歌, 有不少在叙事的同时,概括出丰富的人生哲理, 通俗中透着深刻, 给读者以启发。

  形式之美

  和谐的音乐美。仓央嘉措的诗歌运用了语言本身的抑扬节奏和藏族“谐体” 民歌的特点, 使诗歌韵律极强, 呈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 读起来琅琅上口, 铿锵悦耳。主要表现在: 一是运用民歌“谐体” 的特点和语音的抑扬顿挫来体现韵律美。仓诗大多每首四句, 每句六个音节, 句法整齐, 每两个音节一“顿” ,每句分为三个“顿” , 即“四句六音三顿” , 再加上一、 三句表示语气未完的“扬式” 和二、 四句收尾的“降式” ,就显得节奏清晰,起伏跌宕,简短有力, 形成一种优美的音乐效果。

  悠远的意境美。仓央嘉措的诗歌大量地运用了比拟、 双关、 象征、 排比等手法, 以此烘托渲染气氛, 塑造鲜明的艺术形象,创设出悠远的艺术境界, 取得了完美的艺术效果。仓央嘉措堪称使用意象传情达意的巨匠,诗歌作品中各类意象比比皆是。事实上,意象的丰富性已经构成了仓央嘉措诗歌的显著特点之一。

  通俗的自然美。仓央嘉措所处的时代, 文人多受“年阿” 诗体的影响,崇尚典雅深奥、 讲求词藻堆砌之风盛行, 而他却坚持将通俗的语言写入诗篇, 使《情歌》 语言简洁清新,平淡质朴,自然流畅, 柔美委婉。

仓央嘉措的圣歌与真相,世间最美的活佛

仓央嘉措的圣歌与真相,世间最美的活佛

  佛。
  西藏。
  布达拉。
  仓央嘉措。
  
  只这几个字就好。看一眼,便觉有风流无限。有一些人,初见时分,便可以知道是令己身愉悦欢喜的。有一些事,匆匆而过也能印刻入心。有一些地方,去或不去,到与不到,并无区别。因为它是属于内心的,是要长久瞻仰的,是摹在灵魂深处如水墨长卷氤氲不息的。
  
  仓央嘉措的一生仿佛是一出戏。起承转合,波澜壮阔。他仿佛是那台上清雅幽静的小生,淡淡然两三句便把情意唱入你我心底。是这样的一个男子。半生荼蘼,半生寂。清净而生,清净而去。圆满的却是锦绣的一辈子。也曾在这世间趟过凡心不灭的水,笃定地要去握住那二三女子,去觅罕有的爱。以不喧不嚣之心去言明爱的正身。终了却依旧是虚空不灭,甚至带来血光不止。
  
  下面这首诗,据说出自一位网友之手。出处不详:
  
  听说,你聪明过人,气宇轩昂。
  听说,你至情至性,风流浪荡。
  你的一生,唯美而凄怆。
  
  在布达拉宫里,你是雪域最大的王。
  在拉萨的大街上,你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在红宫的灵塔殿里,他们说不会安放你的塑像。
  在藏民的歌里,他们说你的追求和他们一样。
  
  心静如水,听你喃喃的梵唱。
  于琼卓嘎,那如月般皎洁的姑娘,
  正在悄悄地梳妆……
  与之相遇,是你一生的惊涛骇浪。
  三百年的爱恋,温暖了世人清瘦的心房。
  帕廓街上,仍能看到金色的“未嫁娘”。
  
  拂去尘埃,轻嗅你墨间的香。
  你舍弃了轮回,为的是玫瑰得以绽放。
  你歌唱了爱情,却背叛了信仰。
  烟波浩渺的青海湖畔,你一笑了然。
  云为你舒卷,山为你动容,水为你流响,
  永恒就在那一刹那里收藏。
  
  是谁说你,
  因忠诚而叛逆,因压抑而豪放……
  你是雪域高原那蓝色的格桑花。
  风吹过,就漫野疯长。
  一生的起伏跌宕,
  只不过,是对自由的向往!
  
  这一首,前一段出自1997年朱哲琴专辑《央金玛》中的歌曲《信徒》的歌词,词曲作者是何训田。
  
  或许因为《央金玛》专辑中另有一首歌名为《六世达赖喇嘛情歌》,而这首歌词意境优美,又有转经、磕长头等藏传佛教内容,因而被人缪传成“仓央嘉措情歌”之一。
  
  后面的词句,估计为网友的仿作,而且在流传过程中版本众多,但其内容多为这6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祈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瞬,我飘然成仙,不为求长生,只愿保佑你平安的笑颜;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歌,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日,我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世,我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这一首,“第一”和“第二”,和最后4句是仓央嘉措的同一首诗歌,只是不同的译本。前一版本译者于道泉,后一个版本译者曾缄。
  
  中间的“第三”到“第十”,据作家桐华称,为其小说《步步惊心》的读者“白衣悠蓝”的续写。
  
  《十戒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这一首,实际上名为《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为音译,意思为莲花生大师),作者扎西拉姆多多。出自其年创作的《疑似风月》集的中集。
  
  年,这首诗被刊登在《读者》第20期,改题作《见与不见》,署名为仓央嘉措,因此多被讹传为仓央嘉措所作。此事并非出自作者本意,后《读者》为此事道歉。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其实,对于肤浅如我者,诗到底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来能触动我们的心弦。我们读到的汉译本中,以1930年于道泉所译白话文66节62首、和1939年曾缄所译七言绝句66首,最为人所熟知。有多少人,是因为这一首而知道仓央嘉措的?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佛家人心念的、膜拜的,是一个他;人们讲述的、传承的、恋慕的,以及,此刻我执念要写的,是另一个他……
  
  心头影事幻重重,
  化作佳人绝代容。
  恰似东山山上月,
  轻轻走出最高峰。
  
  我与伊人本一家,
  情缘虽尽莫咨嗟。
  清明过了春归去,
  几见狂蜂恋落花。
  
  结尽同心缔尽缘,
  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
  玉树临风一少年。
  
  当仓央嘉措为六世达赖时,在布达拉官正门旁边又开了一个旁门,将旁门的钥匙自己带。等到晚上守门的把正门锁了以后,他就戴上假发,扮作在家人的模样从旁出去,到拉萨民间,改名叫作宕桑汪波,去过他的花天酒地的生活。待破晓即回去将旁门锁好,将假发卸去,躺在床上装作老实人。这样好久,未被他人识破;有一次在破晓未回去以前下了大雪,回去时将足迹印在雪上,事情方始败露。
  
  夜走拉萨逐绮罗,
  有名荡子是汪波。
  而今秘密浑无用,
  一路琼瑶足迹多。
  
  最后,以此诗作结。
  
  曾缄教授云:强作解脱语,愈解脱,愈缠绵。以此作结,悠然不尽。
  
  但曾相见便相知,
  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
  免教辛苦作相思。
  
  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是天生的活佛,自幼聪颖过人,拜五世班禅为师,后入布达拉宫,受著名名学者桑杰嘉错的授学,极富才学,却成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开始了流浪生活,生活艰苦,却也是这段时期与民众的接触和周游各地的经历,让他写出了《仓央嘉措圣歌》。又传,他后来在被押解北京的途中,在青海边被人暗杀。
  
  有人说,最终仓央嘉措选择了修行的道路;也有人说,他年轻时被人暗杀。
  
  历史的真相,不愿去探究。
  
  我只知道他是我一生的信仰!

仓央嘉措的诗

  仓央嘉措的诗

  1、《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2、《那一世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不为乞福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不为修德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那一瞬,
  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3、《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4、《问佛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
  佛曰:那只是昙花的一现,用来蒙蔽世俗的眼
  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
  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
  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
  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
  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
  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
  多数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
  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
  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
  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
  别问是劫是缘
  我问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佛把世间万物分为十界:佛,菩萨,声闻,缘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
  为六道众生;
  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
  在体验痛苦的过程中,只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凤凰,涅盘
  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
  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
  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
  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说:万法皆生,皆系缘份,
  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
  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
  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佛门中说一个人悟道有三阶段:“勘破、放下、自在。”
  的确,一个人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自在。
  我问佛:为什么总是在我悲伤的时候下雪
  佛说:冬天就要过去,留点记忆
  我问佛:为什么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说:不经意的时候人们总会错过很多真正的美丽我问佛:那过几天还下不下雪
  佛说:不要只盯着这个季节,错过了今冬
  与玛吉阿米的更传神——
  自恐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怕误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5、《七绝

  东山崔嵬不可登,绝顶高天明月生,
  红颜又惹相思苦,此心独忆是卿卿。
  愿与卿结百年好,不惜金屋备藏娇。
  一似碧渊水晶宫,储得珍稀与奇宝。
  西风吹谢花成泥,蜂蝶每向香尘泣。
  情犹未了缘已尽,笺前莫赋断肠诗。
  欲题新词寄娇娘,风吹雨蚀半微茫。
  我有相思千般意,百磨不灭铭肝肠。
  锦葵原自恋金蜂,谁供花颜奉神灵。
  欲舞轻翼入殿里,偷向坛前伴卿卿。
  入山投谒得道僧,求教上师说因明。
  争奈相思无拘检,意马心猿到卿卿。
  竟日冥思绝妙相,碧落黄泉两茫茫。
  奈何红颜一时现,不需枯坐与焚香。
  暗香袭处佩环鸣,美眸善睐未分明。
  临去莞尔还一笑,忽与余兮两目成。
  欲倚绿窗伴卿卿,颇悔今生误道行。
  有心持钵丛林去,又负美人一片情。
  掌上明珠价几何,无心未曾思量着。
  一朝归携他人袖,那时伤情泪痕多。
  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
  相思如狂心如灰,为情憔悴向谁诉?
  侯门一入似海深,欲讯卿卿问鬼神。
  此情惘然逝如梦,镜花水月原非真。
  明眸皓齿艳无双,比拟圆月两相仿。
  惆怅婵娟多寂寞,欢情只供一夜长。
  曾慕鸳鸯效双栖,南谷林深叶迷离。
  除却鹦哥谁人晓,莫将幽情向人啼。
  日暮瞒得众人行,却向宠犬语叮咛。
  慎勿说道人已去,归时禅院近黎明。
  昨趁夜色赴幽期,鹅羽纷纷晓来迷。
  两行屐痕深雪里,教人如何不得知?
  端居布拉达宫时,仓央嘉措称上师。
  夜醉酒楼美女侧,衲本人间一浪子。
  仙羽如雪暂徘徊,欲将此身借翼载。
  不学令威控鹤去,理塘相见即归来。
  结尽同心缔尽缘,此生虽短意缠绵,
  与卿再世相逢日,玉树临风一少年。
  欲语幽情期红裙,平林漠漠柳枝深。
  除却当时画眉鸟,风情许知一佳人。
  姹紫嫣红一时凋,舞衣不称旧舞腰。
  争教蜂蝶两相断,袖底羞见檀郎招?
  绿窗深情不忍离,去离徊徨意转迷。
  久拟深山学修法,又延行程到后期。
  崔嵬东山与天齐,红颜迤逦隔云梯。
  相思萦系解语花,心似奔马雪蹄疾。
  倾城美色竞群芳,品茗斗酒擅欢场。
  欲共卿卿两相悦,不期魂魄归帝乡。
  飞短流长断人肠,情怀恻恻每神伤。
  惆怅玉人独归去,芳草萋萋满斜阳。
  故园迢迢忆双亲,每对卿卿泪满襟。
  千山万水相追寻,始信卿心胜娘心。
  柳枝经风叶未凋,当时愁损画眉鸟。
  今日重入歌舞地,逢见卿卿又魂销。
  今夜新月似蛾眉,时还暂去时还归。
  记取临行重来约,月成钩时人成对。
  结束花帽下妆楼,雕鞍别时每牵手。
  怜郎愁绝还相劝,时日无多再聚首。
  美颜无双处处夸,玉帐香肌娇无那。
  夜夜伴得鸳鸯宿,不羡旖旎上林花。
  花容月貌未可期,吹气如兰暗香袭。
  惆怅风露无多时,一时相欢一时离。
  忧心悄悄病恹恹,辗转无寐夜阑珊。
  寸寸相思已成灰,欲亲芳泽总无缘。
  百草经霜奈若何,离人偏恨西风多。
  香艳成尘蝶翼冷,卿卿我我两分携。
  木兰桨动去无情,马头犹得向人横。
  掉臂终不回首望,郎心如铁冷于冰。
  为祝檀郎结经幡,竖向陌上春柳畔。
  过路君子切勿动,此幡安即檀郎安。
  枉缄图章寄横塘,画眉争似秋波长。
  愿与卿卿两相誓,不离不弃铭肝肠。
  欲倾卿卿一世情,却闻萧寺伴青灯。
  崇山峻岭不辞远,誓与卿卿结伴行。
  一见卿卿倍关情,欲与卿卿缔鸳盟。
  欲问美人心上意,同衾同穴伴死生。
  回眸一笑嫣然娇,断魂飘摇上碧霄。
  愿与卿卿两相欢,不发毒誓不肯饶。
  蛾眉未到凄绝时,酪酊那复计东西。
  醉生梦死销金窟,只此便是神仙地。
  卿卿愿非娘胎生,莫非桃花仙子身?
  情怀幻变似桃花,刹开刹谢总非真。
  辜负竹马青梅香,迷荡卿似中山狼。
  朝来无情丛林去,不似昨夜风情郎。
  暗约卿卿初三夜,明月如霜倍清艳。
  且向座前发誓约,此心满如十五月。
  故园归飞杜鹃鸟,春来天地尽窃窕。
  思与卿卿重相见,执手相看魂欲销。
  百步穿杨一箭横,忆得陌上逢卿卿。
  一自识得春风面,梦魂常逐罗裙行。
  满堂戟指兼骂声,不由人前不悔情。
  昨夜偷自寻芳去,曾向山下垆侧行。
  恰恰娇莺不住啼,杨柳枝上说相思。
  忍得棍棒劈头打,誓与卿卿不分离。
  柳暗南谷暗相期,鹦哥莫向玉人啼。
  如今且听画眉调,婉转歌喉使人迷。
  魔龙身后舞狰狞,不辞凶险一意行。
  若向帐底偿夙愿,抛得性命到卿卿。
  素昧平生各茫茫,免使魂魄两迷荡。
  纵使相见黛眉浅,不必惹得相思狂。
  神女常居云雨池,花柳身世半委泥。
  谁知掩得春风面,几度伤心背人啼。
  南谷柳林郁郁枝,遮得画眉自在啼。
  恨卿薄情心如铁,露水夫妻又相离。
  草色如金山如染,平林叶落纷纷然。
  杜鹃不似堂前燕,一年一度归故园。
  郁郁春风度玉门,偷趁云雨种孽根。
  争教人前瞒得住,珠胎暗结已孕身。
  拂面好风故园来,此情与卿两无猜。
  珍重青梅竹马意,暗香袅袅入襟怀。
  西山绝顶每相望,见得白云时飞扬。
  多谢卿卿惜怜意,为我烧得一坛香。
  春情缠绵似云霭,相思缭绕逐君来。
  君心却似无情风,几度吹散春情开。
  曾悲失路在河洲,喜逢渔家一叶舟。
  香魂飘渺人去矣,凭谁销我万古愁?
  久与卿卿两分离,蜂狂蝶舞倍相思。
  心如枯草期甘露,思君黯黯凄艳时。
  为求今生伴娇娥,每向坛前拜仙佛。
  不辞翻山又越岭,采得刺柏与神柏。
  隔水相望不胜情,离魂荡荡似摇旌。
  寄语卿卿莫悲苦,今生姻缘前生定。
  新茶香郁满齿唇,伴得糁粑倍美醇。
  情人眼里出西施,每对卿卿每销魂。
  玉指雕弓白如霜,欲引金矢射八荒。
  愿为卿卿腰间箭,常使驱策待锦囊。
  春水迢迢向故园,日日思亲不见亲。
  寄语杜鹃莫悲啼,如此愁绝不堪听。
  欲闻圣法乞上师,聆得雨花绝妙谛。
  不似卿卿唇上语,全然不是心中意。
  美人如酒思量多,一时抛闪奈若何。
  如此苦心如此愿,何愁现世不成佛。
  对于无常和死/若不常常思量/虽有盖世聪明/也同傻子一样。

  6、《那一天

  那一天,
  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世,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只是,就在那一夜,我忘却了所有,
  抛却了信仰,舍弃了轮回,
  只为,那曾在佛前哭泣的玫瑰,
  早已失去旧日的光泽。

  7、

  花开季节过了
  玉蜂可别惆怅
  相恋的缘分尽了
  我也并不悲伤

  8、

  天鹅流连池沼
  想多停留一会
  可那湖面结了冰
  叫我意冷心灰

  9、

  渡船虽没情肠
  马头*却向后看
  那负心的人儿去了
  却不回头看我一眼

  10、

  写出的小小黑字
  水一冲就没了
  没绘的内心图画
  咋擦也不会擦掉

  11、

  盖上的黑色小印
  它不会倾吐衷肠
  请把知耻守信的印章
  盖在你我的心坎上

  12、

  面对大德喇嘛
  恳求指点明路
  可心儿不由自主
  又跑到情人去处

  13、

  默想的喇嘛面孔
  很难来到心上
  不想的情人容颜
  心中却明明亮亮

  14、

  想她想的放不下
  如果这样去修法
  在今生此世
  就会成个佛啦

  15、

  问问倾心爱慕的人儿:
  愿否作亲密的伴侣?
  答道:除非死别,
  活着永不分离!

  16、

  珍宝在自己手里
  并不觉得希奇
  一旦归了人家
  却又满腔是气

  17、

  姑娘不是妈妈所生
  莫非桃树上长的?
  为什么你的爱情
  比桃花谢得还快?

  18、

  从小相爱的姑娘
  莫非狼的后裔?
  尽管同居相爱
  还想逃会山里

  19、

  野马跑到山上
  可用套索捉住
  情人一旦变心
  神力也难捉住

  20、

  对于无常和死
  若不常常去想
  纵有盖世聪明
  实际和傻子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