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格言

  1、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兴趣已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法)卢梭

  2、师生年龄有差别,知识有差别,身份有差别,人格无差别!——储昌楼

  3、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德]阿·爱因斯坦《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

  4、我们想使儿童变得聪明、贤良、磊落的人,用鞭挞以及别种奴隶性的体罚去管教他们是不合适的。只有万不得已的时候,和到了极端的情形之下,才能偶尔使用。反之,用儿童心爱的事物去奖励儿童,去讨取儿童的欢心,也应该同样小心的避免。——洛克《教育漫话》

  5、我把教育定义如下:人的智慧决不会偏离目标。“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得的全部内容之后所剩下的本领”。——(德)爱因斯坦

  6、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7、教育者的能动作用,表现在运用精神的和物质的教育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长期的影响,来达到自己预定的教育目的。受教育者的能动性,则是自己努力学习与善于接受教育者对自己施加的有利的影响。教育过程是否能够收到最好的效果,要看能否充分发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能动作用和这两个能动作用是否结合得好。——于光远:《教育认识现象中的“三体问题”》

  8、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美)爱因斯坦

  9、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梁启超

  10、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德)贝多芬《贝多芬语言》

  11、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 第一,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 第二, 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 第三, 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陶行知

  12、不会触类旁通,研究哪一门学问都难有成就。——傅雷

  13、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 ——(奥地利)布贝尔

  14、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陶行知

  15、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还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6、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多蒙茜洛诺尔特

  17、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法)卢梭

  18、你如果想要儿童变成顺从并守教条的人,你就会采取压服的教育方法;而如果你让他能独立地、批判地思考并有想象力,你就应该采取能够加强这些智慧品质的方法。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 ——陶行知

  19、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德)爱因斯坦

  20、知识本身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英)培根

  21、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洛克《教育漫话》

  22、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代替他们走路。——(法)罗曼·罗兰

  23、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前苏联)马卡连柯

  24、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当我听到或者读到对人的个别对待的态度这些词的时候,它们在我的意识里总是跟另一个概念——思考——联系在一起的。教育——这首先是活生生的、寻根究底的、探索性的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发现(哪怕是很小的、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发现),而没有发现就谈不上教育工作的创造性。 —— [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25、把美德、善行传给你的孩子们,而不是留下财富,只有这样才能给他们带来幸福——这是我的经验之谈。 ——(德)贝多芬

  26、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法)卢梭

  27、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法)爱尔维修

  28、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促进发展。——《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29、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法)爱尔维修

  30、教育是把人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苏格拉底

  31、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 ——(英)罗素

  32、疑而后问,问而后知,知之真则信。故疑者,进道之萌芽也。——明陈献年。摘自清·黄宗羲《明儒学案·白沙学案·语录》

  33、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爱因斯坦

  34、儿童的道德感必须首先从他们富有生气和纯洁的情感所引起;然后他们必须练习自我控制,并教导他们关心一切形成关于他们的地位和环境所应有的道德权利和义务的正确的观念。——(瑞士)裴斯泰洛齐《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

  35、学校是个应用心理学的实验室。 ——(美)杜威

  36、虽然偶然的失败,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包括受惩罚的失败,对学习的进步并不是不利的,但相当经常的成功,还是必不可少的。正如普雷西和他的同事们提出:“学习以成功为动力。”除非动机是非常强烈的,连续的失败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受挫折,妨碍进一步努力的程度。——[美]M·L·比格:《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

  37、因为儿童应该很少受到鞭笞的惩罚,所以我觉得斥责过多,尤其是盛怒呵斥,结果,差不多也是同样的不好。它可以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可以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尊敬。——洛克《教育漫话》

  38、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39、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40、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苏格拉底

  41、你的举止应温和,即使惩罚他们,态度还是要镇定,要使他们觉得你的作为是合理的,对于他们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洛克《教育漫话》

  42、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

  43、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作出独立的判断,并作为一个负责的公民参加工作。 ——(美)赫钦斯

  4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礼记·学记》

  45、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前苏联)马卡连柯

  4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论语》

  47、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爱因斯坦

  48、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果教人,最要紧的是拿怎样得着结果的方法教人。——梁启超:《教授法》

  49、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法)卢梭《爱弥儿》

  50、如果我们对于教师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这一点估计不足,那也是错误的。有了这方面的知识,教师才有可能把教材变成学生的真正财富。 ——(前苏联)赞科夫

  51、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前苏联)高尔基

  52、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和错配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

  53、只有儿童集体的丰富多彩、生气蓬勃的生活,才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才能开花结果的条件。如果认为只要对学生进行个别工作就能使他得到多方面的发展,那是一种很大的误解。 ——(前苏联)赞科夫

  54、天才不过是不断思索,凡有头脑的人,都有天才。——莫泊桑

  55、成绩主要说明学习起点的新状况,而不是提供终结性的结论。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学校。——《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56、应该尽可能地避免一切可能引起学生对自己记忆丧失信心的因素,因为这种经常跟优柔寡断的性格结合在一起的不自信,往往会使得儿童记忆力衰退。 ——康·德·乌申斯基

  57、凡人有记性,有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既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清张伯行:《养正类编》

  58、“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马卡连柯

  59、在道德教育方面,只有一条,既适合于孩子,又要对各种年龄的人来说都最为重要,那就是:绝不损害别人。 ——(法)卢梭

  60、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他不会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 ——(法)卢梭

  61、我相信,不论孩子将来从事哪一种事业,都应当从小做起。真不知道有多少父母能够认识到他们给予孩子们的所谓“教育”,只会迫使子女陷于平庸,剥夺他们创造美好事物的任何机会。 ——(美)邓肯

  62、有了真正的方法,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运用它。——(英)狄德罗

  63、如果谁希望自己的儿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令,他自己便应十分尊重他的儿子。 ——洛克23, 因为儿童应该很少受到鞭笞的惩罚,所以我觉得斥责过多,尤其是盛怒呵斥,结果,差不多也是同样的不好。它可以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时可以减少孩子对父母的尊敬。 ——洛克

  64、“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陶行知

  65、教育贵于薰习,风气赖于浸染。——郭秉文

  66、犯了过错的人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错……而是为的要使日后不去再犯。——(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67、“自卑”固然不好,”自负”也不好,容易停滞。我想,顶好是不要自馁,总是干;但也不可自满,仍旧总是用功。——鲁迅:《鲁迅书信集》

  68、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叶圣陶:《叶圣陶教育书简》

  69、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前苏联)马卡连柯

  70、前后不一致是教育中最严重错误之一。——斯宾塞

  71、儿童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如果您能使儿童爱好名誉,惧怕羞辱,你就是他们具备一个真正的原则,这个原则就会永远发生作用。——洛克《教育漫话》

  72、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思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学生对所感知的东西要想一想,检查一下他理解得是否正确,并且尝试把所获得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73、当在学校所学的一切全都忘记之后,还剩下来的才是教育。——爱因斯坦

  74、我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75、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法)卢梭《爱弥儿》

  76、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爱因斯坦

  77、如果谁希望自己的儿子尊重他和他的命令,他自己便应十分尊重他的儿子。——洛克《教育漫话》

  78、教育的伟大目标不只是装饰而是训练心灵,使具备有用的能力,而非填塞前人经验的累积。 ——(美)爱德华兹

  79、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行知书信集》

  80、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仲

  81、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

  82、当人的世界观统帅着他的思维、感觉、意志、活动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时,知识就变成了起作用的东西。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思维,这是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凭借这种技巧,教养使人变得聪明起来。——[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论个性的全面发展》

  83、德性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获得也愈容易。 ——洛克

  84、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教育者还必须具备一种对美的精细的感觉。你必须热爱美、创造美和维护美(包括自然界的美和你的学生的内心美)。 ——[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85、在优秀教师那里,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他们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教师并不把现成的结论、对某一定理的正确性的证明告诉学生。——[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86、人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集体生活要具有应有的思想方向性,而同时也要反映出学生的动因、愿望和意向。——(前苏联)赞科夫

  87、学习达到透彻领悟的材料,特别是达到概括性领悟或理解程度的材料,会变成个人的个性结构的一个持久的部分。或者如果教师们很理解有关的基本心理学原理,那么,所有学校的学习就可能具有这种性质。——[美]莫·L·比格:《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

  88、当人的世界观统帅着他的思维、感觉、意志、活动等一切精神生活领域时,知识就变成了起作用的东西。在创造性劳动中培养思维,这是教学技巧的重要表现,凭借这种技巧,教养使人变得聪明起来。——[苏]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

  89、一个人的知识如果只限于学校学习到的那一些,这个人的知识必然是十分贫乏的。——于光远

形容不一样的成语

  形容不一样的成语

  1、千差万别:形容各类多,差别大。

  2、神态各异:异就是,特别,不一样的意思。所以就是说神态各不相同。

  3、天差地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4、大不一样:两者区别存在,但是差别不很大。

  5、千人千面: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面孔,深层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孔,不要把所有的人想得很坏,也不要把人全部想得很好,因为千人千面,百人百姓,个个都是有区别的!

  6、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7、大相径庭: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8、天渊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9、纷纷不一:各不相同。纷纷:多而杂乱。

  10、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11、迥然不同: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12、各式各样: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13、天壤之别: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14、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15、迥然有异:迥然:差异很大的样子。指彼此之间差别很大,几乎不一样的意思。

咬文嚼字造句

1、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读起来颇费周折。

2、在这种方式和直接的美国军事空运之间,很难看出有什么差别,因此要说有差别,就显得有些学院式的咬文嚼字了。

3、莫里哀与他的公司在剧场里虽是新手,但他们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1659年演出了《可笑的女才子》 ,这是一个闹剧,它讽刺当时人们咬文嚼字与模仿类似玛德莱茵?德?斯库德里的流行小说里的行为方式。

4、两家企业一致同意分享一个专注于详尽结构分析以及磨削工艺的改进技术的托运项目。咬文嚼字,试试看。先修修原文,尽求清晰,消除语带双关。

5、冬烘先生教人读书,往往咬文嚼字,令人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

6、“他们”是“上流社会人物” ,是“达官显贵” 。他们给你一点施舍,动员你去服役,让你去打仗,调教你, “说起话来像上层社会那样咬文嚼字” ,事实上他们“全是骗子” 。

7、有些教授总是装腔作势,不是咬文嚼字,就是舞文弄墨。

8、“你玩弄文字的本领还不小,”沃林顿喷了一口烟,说道。“艾默里–艾默莉。嗯,不错,很会咬文嚼字。”

9、他才读了几本古书,说起话来就老是咬文嚼字,拾人牙慧,真让人受不了。

10、他演说时最喜欢咬文嚼字,古今中外,东拉西扯,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有学问。

11、他写这篇自传时,真是咬文嚼字,一点也不敢马虎。

12、如果田南在解释如何修复这个被毁坏的机构上多花些手笔,少花些时间咬文嚼字的话,他那书可能会卖得更好些。

13、我也不喜欢。他总是装腔作势,不是咬文嚼字,就是舞文弄墨。

14、其次提出了六种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即咬文嚼字式的体悟,朗读吟诵式的体悟,联想想象式的体悟,名句突破式的体悟,激荡创造式的体悟,乐画辅助式的体悟。

15、读书为的是要明白事理,如果一味咬文嚼字,反而难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16、他比一般无偏见的英国绅士更加公然地宣称:他讨厌诗人的言之无物、冗词赘语和咬文嚼字。

形容不一样的成语

 1、千差万别:形容各类多,差别大。

  2、神态各异:异就是,特别,不一样的意思。所以就是说神态各不相同。

  3、天差地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4、大不一样:两者区别存在,但是差别不很大。

  5、千人千面:一千个人有一千个面孔,深层讲,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面孔,不要把所有的人想得很坏,也不要把人全部想得很好,因为千人千面,百人百姓,个个都是有区别的!

  6、各抒己见:抒:抒发,发表。各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7、大相径庭:径:小路;庭:院子;径庭:悬殊,偏激。比喻相差很远,大不相同。

  8、天渊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9、纷纷不一:各不相同。纷纷:多而杂乱。

  10、截然不同:截然: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11、迥然不同:迥然:相距很远或差别很大的样子。形容相差得远,很明显不一样。

  12、各式各样:谓多种不同的式样、种类或方式。

  13、天壤之别: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14、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

  15、迥然有异:迥然:差异很大的样子。指彼此之间差别很大,几乎不一样的意思。

真爱与迷恋的差别

真爱和迷恋在某些地方可能看起来很像,我们常常会把电视剧、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缠绵悱恻的恋爱理解为是真爱,而且在生活中也这样效法,但是真爱与迷恋之间是有差别的。

真爱和迷恋在某些地方可能看起来很像,我们常常会把电视剧、电影中男女主人公之间缠绵悱恻的恋爱理解为是真爱,而且在生活中也这样效法,但是真爱与迷恋之间是有差别的。可以说,有五个主要的差别:

第一个差别,迷恋通常是在非常快、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所谓的“一见钟情”大部分都是迷恋;真爱是必须经过很长时间,对彼此的优点和缺点有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产生。设想,你如果连对方是谁都还不了解,怎么可能去爱对方呢?

真爱与迷恋的第二个差别是,迷恋通常是基于一种投射。而真爱是基于对对方长期、全面的了解。对一个男孩子来讲,也许是爱情小说看多了,就在心中编织了一幅美好的形象。在某一个社交场合里,突然看到一个女孩子穿着一袭白衣,细细长长的头发,说起话来气如游丝,就在不知不觉中疯狂地爱上了她。特别是看到她在舞池中稍微一旋,她的白衣斜裙飘起来,姿态优雅,就爱得不得了。

对一个女孩子来讲,可能过去看一部电影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某一种形象的男孩子。现在看到一个男孩子有高挺的鼻子、自信幽默的谈吐,不知不觉就被他潇洒的英姿所吸引,就疯狂地爱上了他,连他是谁都不知道!

所以,如果他在跟你见面的第一个星期就向你求婚的话,你就知道这一段关系可能在三个月内就会结束。为什么呢?因为三个月,恰好是他梦醒的时间,他会突然发现,你不是他在头脑中想象出来的那个女孩子!最后,他还会反过来指责你,为什么改变了?其实你根本就没有变,只是他把凭空想像出来的东西完全投射到你身上去了。好像一个电影放映机,你是一个银幕,他把他心中理想的形像映在你的银幕上,然后不许你做真正的自己。所以很多人说,在这个阶段的恋爱其实一个人就够了,两个人反而碍手碍脚。他清楚了你是谁,反而破坏了他对爱情想象的美感。

真爱与迷恋的第三个差别是,迷恋通常是自我中心的,有强烈的占有欲。一朵花很漂亮,带给我美好的感觉,我就爱它。哪一天这朵花谢了,对我没有什么好处了,我就把它扔掉。但是真爱不是这样的。真爱是想要了解对方,愿意帮助他成长,让他得到益处,使他快乐。

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Dr. Robert Sternberg)是专门研究爱情的。他经过细致的研究,对于“爱”做了一个因素分析,他发现:爱情有三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叫Passion,即是大家熟悉的、来得快去得也快的“激情”;第二个要素叫做Intimacy,就是那种相知相惜、细水长流的温情、亲情与友情;第三个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叫做Commitment,就是理性与意志上的抉择与委身。

这三个要素跟我下面提到的真爱与迷恋差别的第四点有关系。迷恋与真爱的第四个差别,就是迷恋通常基于一种激情,与化学作用有关。而激情,按照现在最新脑科学的研究,一个人在恋爱的时候,大脑里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叫做Phenylethylamine,简称为PEA,中文把它翻译成“苯乙氨”。PEA这种爱的激素会给人一种非常快乐、安和的感觉。一个人在工作时,受到很多挫折,但是当看到爱人的一个微笑,就像服用了抗抑郁药物“解百忧”(Prozac)一样,所有的创伤和疼痛就一扫而空。

但我们都知道,靠着化学物质得到的刺激,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消失。比如说,一个人喝第一杯酒的时候,感到很兴奋。但将来可能要喝两杯、三杯才有办法回到同样兴奋的感觉。

但是,真爱却是与细水长流的友情有关系。按照研究,那些彼此相爱、彼此珍惜的老夫妻,彼此见面的时候,大脑中分泌的PEA逐渐降低,而“安多芬”(Endorphin) 却不断升高。安多芬就是上帝赐给人一个最自然的止痛药。当母亲在生孩子的时候,上帝就给人“安多芬”来止痛。

你可以想象:真爱是一个细水长流的感情经历,彼此见到对方的时候,就分泌可以让你心里觉得很平安的、很温馨的化学药品。所以,第四个差别是,迷恋是一种激情,但真爱却与两个人之间细水长流的友情有关。

真爱与迷恋的第五个差别在于,迷恋通常没有办法持续,而真爱是两个人都有一个很强的承诺和委身。

我个人认为,在现代的婚姻、爱情关系中,如果两个人没有承诺的观念,他们之间的爱情很难持续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生活在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需要都会改变。如果没有承诺与委身,两个人的关系就会随着外在的变化,随着各自需要的变化而分崩离析了。

想想,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当初两个人彼此相爱、一见钟情,女朋友手上多了一把伞,你就心疼得不得了。婚后,你的妻子在厨房做菜,满头大汗,一边炒菜,小孩一边还拖着她的腿,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孩子在拣地上的垃圾吃,你老兄自己却坐在一边,翘着二郎腿看报纸。

婚前,男朋友给你一点点礼物,你就珍爱得不得了;婚后,他把整个薪水袋都交给你了,你却说:才这么一点点。婚前,你的男朋友不太讲话,你觉得这个人很有智慧;婚后你就嫌他拙口笨舌。婚前,你女朋友讲的话好像风中悦耳的铃声;婚后你又觉得她太唠叨。

不仅婚前婚后的感觉会变,我们的心理需要也在不断改变。你可能想要找一个外表有吸引力的,等到你找到外表有吸引力的,又希望他是个性温柔的、负责任的;碰到个性温柔,负责任的,却没有钱;碰到有钱的,却不温柔、不负责任,会在外面有外遇;你碰到又有钱的、又负责、又温柔,你就希望他的兴趣跟你很像;他又有钱、又温柔,兴趣又跟你很像了,你又希望他的性需求跟你差不多。

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每个人的心理需求都在不断在改变。一个女孩子恋爱的时候,可能会受到一个父亲一样的人的吸引,觉得这个男人很稳重,给她安全感,可以保护她。但是这个女孩子是会长大的,到了一个地步,她就会觉得这个人怎么什么事都管我?那时,这个女孩子心中所要的,可能是一个小弟弟型的,可以让她疼。

一个男人可能很喜欢小妹妹型的,可以让他照顾,让他疼惜。但如果对方总是像小妹妹那样依赖他,他又觉得受不了,巴不得能够找到一个可以保护他,在事业上帮助他的,一个妈妈型的女人。

当一个人没有承诺的时候,他的需求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满足。

年轻人一定要非常注意,因为现代最尖端的实证研究指出:很多人会离婚,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还不知道对方是谁之前,就已经疯狂地爱上了那个人。这基本上是基于一种化学作用,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那个PEA,被迷恋的感觉冲昏了头脑。所以临床实证的研究者一致建议:在你要投入感情,对对方产生心灵上的依附之前,一定要多了解对方到底是谁,不要一下子就陷入爱情。

如果只有激情,没有承诺和委身,这样的感情很容易在遇到困难或者自己的需要发生变化后,就放弃了。但如果既有激情又有委身和承诺,这样的感情却是越遇到困难越牢固,在内心需要发生变化时,双方反而能发展出很好的互动关系,感情变得更加丰富、饱满,这样的感情是不弃不离,时间愈久愈有味道。

  本文由《好词好句》www.haocihaoju.cn 负责整理首发

微乎其微造句

1、不过你可以肯定,不管他为什么良心不安,这种不安都是微乎其微的。

2、这就叫我想到、我的生命是多么短促、而我所能希望做到的事又是那么微乎其微。

3、幸福与不幸的差别只在一线间,生活的差别更是微乎其微。

4、这种病目前还无药可救,痊癒的希望是微乎其微。

5、医生本人要付出的费用微乎其微,因此那笔钱绝大部分是净赚的。

6、她对爱德华满怀同情,对露茜的同情是微乎其微的,为了保持这一点怜悯,她得忍受若干痛苦。

7、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从人类发展史上来看,都是微乎其微,渺小访很。

8、指数中的某一成分在未来六个月中违约的几率微乎其微。

9、如果你要求我不走,如果你对我的出走显示了哪怕是微乎其微的伤心迹象,我想我也不会和你决裂。

10、一位外国妇女产下了六胞胎,这样的机率真是微乎其微。

11、大家对于这项提案一直没有共识,看来要在这次会议中通过的机率是微乎其微了。

12、且被宣染得罪大恶极,其实,斯蒂芬在这方面的罪状本属微乎其微,甚至难以察觉。

13、他们的保密措施非常严格,除了通过界墙或者改建使馆,进入房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14、地壳一些微乎其微的变化,有的是可以通过仪器测量出来的。

15、一个人和宇宙的浩瀚相比,真是微乎其微。

16、从重大的战略方针,直到微乎其微的细节都由他一人包揽。

17、没有美国的主动参与,达成一项有效国际协议的几率将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