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寄左省杜拾遗

  作者:岑参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注释

  1、趋:小步而行,表示上朝时的敬意。
  2、丹陛:宫殿前涂红漆的台阶。
  3、分曹句:时岑参为右补阙,属中书省,在殿庑之右,称右省,也称紫徽省。紫微:本指星座,因其成屏藩的形状,故取象以为喻。微:一作薇。曹:官署。限:界限。
  4、阙:通“缺”。补阙和拾遗都是谏官,意思就是以讽谏弥补皇帝的缺失。

  译文

  我们并排走向朝廷的红色台阶,
  然后分别站在左省右省的列队。
  拂晓随着宫廷仪仗队进去朝拜,
  黄昏时浑身沾满御炉香气回归。
  满头白发力不从心为落花流泪,
  羡慕别人如鸟入青云展翅高飞。
  贤明的朝廷没有什么阙事遗漏,
  自己觉得谏议的奏书越来越稀。

  赏析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诗人由杜甫的推荐而任右补阙。次年写此诗。诗是投赠友人杜甫的。因而描写谏议官左拾遗的官场生活。然后自伤迟暮,无法尽力,规劝别人继续进取。笔法隐晦,曲折地抒发内心之忧愤。词藻艳丽,雍容华贵。

岑参的诗有哪些

  岑参的诗有哪些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5、《山房春事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6、《秋思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7、《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8、《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梁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9、《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10、《感遇

  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
  凤凰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
  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11、《送崔子还京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12、《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13、《暮秋山行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14、《登古邺城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15、《邯郸客舍歌

  客从长安来,驱马邯郸道。
  伤心丛台下,一带生蔓草。
  客舍门临漳水边,垂杨下系钓鱼船。
  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酩酊醉时日正午,一曲狂歌垆上眠。

  16、《送严维下第还江东

  勿叹今不第,似君殊未迟。
  且归沧洲去,相送青门时。
  望鸟指乡远,问人愁路疑。
  敝裘沾暮雪,归棹带流澌。
  严子滩复在,谢公文可追。
  江皋如有信,莫不寄新诗。

  17、《送严维下第还江东

  勿叹今不第,似君殊未迟。
  且归沧洲去,相送青门时。
  望鸟指乡远,问人愁路疑。
  敝裘沾暮雪,归棹带流澌。
  严子滩复在,谢公文可追。
  江皋如有信,莫不寄新诗。

  18、《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白露披梧桐,玄蝉昼夜号。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
  孤舟向广武,一鸟归成皋。
  胜概日相与,思君心郁陶。

  19、《先主武侯庙

  先主与武侯,相逢云雷际。
  感通君臣分,义激鱼水契。
  遗庙空萧然,英灵贯千岁。

  20、《郡斋闲坐

  负郭无良田,屈身徇微禄。
  平生好疏旷,何事就羁束。
  幸曾趋丹墀,数得侍黄屋。
  故人尽荣宠,谁念此幽独。
  州县非宿心,云山欣满目。
  顷来废章句,终日披案牍。
  佐郡竟何成,自悲徒碌碌。

岑参的边塞诗

  岑参的边塞诗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6、《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7、《首秋轮台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羶。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8、《玉门关盖将军歌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着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描写海的诗句

  描写海的诗句

  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3、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4、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5、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6、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7、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

  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9、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1、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平洋遇雨》

  12、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苏轼《望海楼观景》

  1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1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6、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www.haocihaoju.cn)——柳永《煮海歌》

  17、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1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9、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2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1、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2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24、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韩愈《精卫填海》

  25、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26、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2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长歌行》

关于路的诗文,有关路的诗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4、世路如今一贯,此心到处悠然。——张孝祥

  5、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王维

  6、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

  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

  10、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

  11、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

  12、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杜甫

  13、宝马雕车香满路。——辛弃疾

  1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

  1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

  16、雪晴云散北风寒,楚水吴山道路难。——贾至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

  18、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杜甫

  19、身为野老已无责,路有流民终动心。——陆游

  20、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王维

  21、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扬系画船。——范成大

  22、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

  23、万里路长在,六年身始归。所经多旧馆,大半主人非。——白居易《商山路有感》

  24、山路难行日易斜,烟村霜树欲栖鸦。——白居易《冬日平泉路晚归》

  25、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刘禹锡《九日登高》

  26、要路豪家非往还,岩门先有不曾关。——曹松《山中》

  27、来去腾腾两京路,闲行除我更无人。——白居易《京路》

  28、路逢故里物,使我嗟行役。不归渭北村,又作江南客。——白居易《邓州路中作》

  29、长安九城路,戚里五侯家。结束趋平乐,联翩抵狭斜。——皇甫冉《长安路》

  30、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白居易《社日关路作》

  31、高楼临远水,复道出繁花。唯见相如宅,蓬门度岁华。——皇甫冉《长安路》

  32、门前向城路,一直复一曲。曲去日中还,直行日暮宿。——陆龟蒙《门前路》

  33、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李商隐《桂林路中作》

  34、渐入新丰路,衰红映小桥。浑如七年病,初得一丸销。——陆龟蒙《归路》

  35、越鸟巢边溪路断,秦人耕处洞门开。——崔涂《题授阳镇路》

  36、荒村倚废营,投宿旅魂惊。断雁高仍急,寒溪晓更清。——李商隐《淮阳路》

  37、平尽不平处,尚嫌功未深。应难将世路,便得称师心。——崔涂《晚次修路僧》

  38、南见青山道,依然去国时。已甘长避地,谁料有还期。——司空曙《望商山路》

  39、青门有归路,坦坦高槐下。贫贱自耻归,此地谁留我。——刘驾《青门路》

  40、君不见,孤雁关外发,酸嘶度杨越。空城客子心肠断,幽闺思妇气欲绝。——宝月《行路难》

  41、停骖问前路,路在秋云里。苍苍县南道,去途从此始。绝顶忽上盘,众山皆下视。下视千万峰,峰头如浪起。——白居易《初出蓝田路作》

  42、衡门亦无路,何况入西秦。——曹邺《入关》

  43、梁苑城西二十里,一渠春水柳千条。若为此路今重过,十五年前旧板桥。——白居易《板桥路》

  44、出门行路难,富贵安可期。淮阴不免恶少辱,阮生亦作穷途悲。——戴叔伦《行路难》

  45、马蹄冻且滑,羊肠不可上。若比世路难,犹自平于掌。——白居易《初入太行路》

  46、开目不见路,常如夜中行。——曹邺《偶怀》

  47、步入招提路,因之访道林。石龛苔藓积,香径白云深。——戴叔伦《游少林寺》

  48、柳脸半眠丞相树,佩马钉铃踏沙路。断烬遗香袅翠烟,烛骑啼乌上天去。——李贺《沙路曲》

  49、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贺铸《横塘路》

  50、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如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理路上事,毋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洪应明编《欲路勿染,理路勿退》

  51、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白居易《出关路》

  52、北风送微寒,徒侣勤远征。忧人席不暖,残月马上明。飘飘岐路间,长见日初生。重嶂晓色浅,疏猿寒啼清。——鲍溶《岐路》

岑参的诗

岑参的诗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逢入京使
  • 岑参:碛中作
  •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 岑参: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 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 岑参名言名句
  • 岑参的边塞诗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秋思

  那知芳岁晚,坐见寒叶堕。
  吾不如腐草,翻飞作萤火。

  4、《戏问花门酒家翁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5、《和贾舍人早朝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6、《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万事不可料,叹君在军中。
  读书破万卷,何事来从戎。
  曾逐李轻车,西征出太蒙。
  荷戈月窟外,擐甲昆仑东。
  两度皆破胡,朝廷轻战功。
  十年只一命,万里如飘蓬。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忽来轮台下,相见披心胸。
  饮酒对春草,弹棋闻夜钟。
  今且还龟兹,臂上悬角弓。
  平沙向旅馆,匹马随飞鸿。
  孤城倚大碛,海气迎边空。
  四月犹自寒,天山雪蒙蒙。
  君有贤主将,何谓泣途穷。
  时来整六翮,一举凌苍穹。

  7、《失题

  帝乡北近日,泸口南连蛮。
  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

  8、《送王着作赴淮西幕府

  燕子与百劳,一西复一东。
  天空信寥廓,翔集何时同。
  知己怅难遇,良朋非易逢。
  怜君心相亲,与我家又通。
  言笑日无度,书札凡几封。
  湛湛万顷陂,森森千丈松。
  不知有机巧,无事干心胸。
  满堂皆酒徒,岂复羡王公。
  早年抱将略,累岁依幕中。
  昨者从淮西,归来奏边功。
  承恩长乐殿,醉出明光宫。
  逆旅悲寒蝉,客梦惊飞鸿。
  发家见春草,却去闻秋风。
  月色冷楚城,淮光透霜空。
  各自务功业,当须激深衷。
  别后能相思,何嗟山水重。

  9、《送祁乐归河东

  祁乐后来秀,挺身出河东。
  往年诣骊山,献赋温泉宫。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
  前月还长安,囊中金已空。
  有时忽乘兴,画出江上峰。
  床头苍梧云,帘下天台松。
  忽如高堂上,飒飒生清风。
  五月火云屯,气烧天地红。
  鸟且不敢飞,子行如转蓬。
  少华与首阳,隔河势争雄。
  新月河上出,清光满关中。
  置酒灞亭别,高歌披心胸。
  君到故山时,为谢五老翁。

  10、《范公丛竹歌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城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翛翛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干。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11、《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

  将门子弟君独贤,一从受命常在边。
  未至三十已高位,腰间金印色赭然。
  前日承恩白虎殿,归来见者谁不羡。
  箧中赐衣十重馀,案上军书十二卷。
  看君谋智若有神,爱君词句皆清新。
  澄湖万顷深见底,清冰一片光照人。
  云中昨夜使星动,西门驿楼出相送。
  玉瓶素蚁腊酒香,金鞭白马紫游缰。
  花门南,燕支北,张掖城头云正黑,
  送君一去天外忆。

  12、《终南山双峰草堂作

  敛迹归山田,息心谢时辈。
  昼还草堂卧,但与双峰对。
  兴来恣佳游,事惬符胜概。
  着书高窗下,日夕见城内。
  曩为世人误,遂负平生爱。
  久与林壑辞,及来松杉大。
  偶兹近精庐,屡得名僧会。
  有时逐樵渔,尽日不冠带。
  崖口上新月,石门破苍霭。
  色向群木深,光摇一潭碎。
  缅怀郑生谷,颇忆严子濑。
  胜事犹可追,斯人邈千载。

  13、《登古邺城

  下马登邺城,城空复何见。
  东风吹野火,暮入飞云殿。
  城隅南对望陵台,漳水东流不复回。
  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

  14、《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15、《暮秋山行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
  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
  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
  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
  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
  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16、《精卫

  负剑出北门,乘桴适东溟。
  一鸟海上飞,云是帝女灵。
  玉颜溺水死,精卫空为名。
  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
  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

  17、《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18、《渔父

  扁舟沧浪叟,心与沧浪清。
  不自道乡里,无人知姓名。
  朝从滩上饭,暮向芦中宿。
  歌竟还复歌,手持一竿竹。
  竿头钓丝长丈馀,鼓枻乘流无定居。
  世人那得识深意,此翁取适非取鱼。

  19、《送崔子还京

  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
  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20、《感遇

  五花骢马七香车,云是平阳帝子家。
  凤凰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
  汉家鲁元君不闻,今作城西一古坟。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岑参:碛中作

  《碛中作

  作者: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注释

  1、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木什附近。
  2、走马:骑马。
  3、辞家:告别家乡,离开家乡。见月两回圆:表示两个月。月亮每个月十五圆一次。
  4、平沙:平坦广阔的沙漠、大漠。绝:没有。人烟:住户的炊烟,泛指有人居住的地方。

  翻译

  骑马向西走几乎来到天边,
  离家以后已见到两次月圆。
  今夜不知道到哪里去投宿,
  在这沙漠中万里不见人烟。

  赏析

  在唐代诗坛上,岑参的边塞诗以奇情异趣独树一帜。他两次出塞,对边塞生活有深刻的体会,对边疆风物怀有深厚的感情。这首《碛中作》,就写下了诗人在万里沙漠中勃发的诗情。

  诗人精心摄取了沙漠行军途中的一个剪影,向读者展示他戎马倥偬的动荡生活。诗于叙事写景中,巧妙地寄寓细微的心理活动,含而不露,蕴藉感人。

  “走马西来欲到天”,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走马疾行,显示旅途紧张。“西来”,点明了行进方向,表明诗人扬鞭跃马,从长安出发,沿着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风尘仆仆地向西进发。“欲到天”,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诗人在《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中写过“过碛觉天低”的雄浑诗句。大漠辽阔高远,四望天地相接,真给人以“欲到天”的感觉。“辞家见月两回圆”,则从时间着眼,柔情似水。表面上看,似乎诗人只是点明了离家赴边已有两月,交代了时间正当十五月圆;然而细一推敲,诗人无穷思念正蕴藏其中。一轮团圞的明月当空朗照,触动了诗人的情怀,他不由得思想起辞别两个月的“家”来,时间记得那么清晰,表明他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殷切。“两回圆”是经历两月的艺术说法。这句诗含蕴很丰富。十五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人们爱用月亮的圆缺来比喻人的离合,看到圆月,就会想到与家人的团圆,现在是月圆人不圆,自然不免要牵动思乡之情。诗人刚刚把他的心扉向读者打开了一条缝隙,透露出这一点点内心深处的消息,却又立即由遐想回到现实──“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上句故设疑问,提出一个眼前急需解决的宿营问题,下句诗不作正面回答,却转笔写景:好像诗人并不关心今宵宿在何处,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向碛中之景,写出了明月照耀下,荒凉大漠无际无涯的朦胧景象。景色是苍凉的,但感情并不低沉、哀伤。在诗人笔下,戎马生涯的艰苦,边疆地域的荒凉,正显示诗人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正如诗人所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

  《碛中作》诗仅四句,但每句诗都有不同的艺术特点。起句有一股勃发的激情和大无畏的精神,雄奇壮美而豪迈;次句情深意远,含蕴丰富;(www.haocihaoju.cn)三句以设问兜转,宕开前句,有转折回旋的韵致;结句似答非答,以景作结,于暮色苍茫之中,使人感到气象壮阔。整首诗显示出悲壮苍凉的艺术风格。杜甫称赞岑参的诗“篇终接浑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这是指他的诗结尾浑厚,气象阔大,不可窥其涯际。从结句“平沙万里绝人烟”(一本作“平沙莽莽绝人烟”)来看,境界阔大,茫无边际,“篇终接浑茫”五字,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诗以鲜明的形象造境写情,情与景契合无间,情深意远,含蕴丰富,别有神韵。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戏问花门酒家翁

  作者:岑参

  原文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注释

  1、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2、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3、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诗。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他就在酒店小驻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

  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景,堪称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作了铺垫。三四两句诗人不是索然寡味地实写付钱沽酒的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www.haocihaoju.cn)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戏问了那位当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诗人丰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诗,读者可从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这首诗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在写法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平凡而又亲切的情趣。此诗语言富有平实中见奇峭的韵味,给全诗带来了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