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你讨厌的人

有人这样说: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给人带来怜悯,讨厌虫发作的时候,给人带来的却是反感和不喜欢。有一句谚语说了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那就是:讨厌的人必有可学之处。

对讨厌机制的研究,心理学家说:当我们讨厌某个人的时候,往往因为对方身上拥有和我们相同的缺点。

而对方把我们的缺点暴露出来,所以我们也把讨厌他的情绪表达出来。这是讨厌这种思想活动所以会发生的秘密。

比如说:明星、公众人物、名人……或多或少,在被一部分人“明恋”的同时,也被另一部分人“暗厌”。除此之外,价值观、生活方式、认同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细数身边,总会有讨厌的人存在。他会在嘴上说,我讨厌什么什么样的人。其实我们背后都可能是被别人讨厌、被别人非议的对象,不论是职场上、家庭里、朋友圈、传播媒介上都会产生。老一辈人常常会说,少说话,多做事,看看人家爱因斯坦,“跟在他名字后面的永远是相对论,而不是他的婚外情”。

在没有氧气的地方,厌氧菌就会横行。学习就是给氧和杀菌。

有一位评论家,他这样说:最讨厌的人是世界的另一个我。我觉得此话不假,最讨厌的人的优点是有待发现的幽灵。

记得我小时候,我的汉语老师孟老夫子对我说:有个著名的禅宗公案是讲苏东坡和佛印禅师,苏东坡问佛印禅师看他像谁,佛印说看他像佛,苏东坡则讥笑他说:我看你像一堆牛粪。

佛印不说话了。苏东坡高兴地回家说给苏小妹听,苏小妹说:哥哥,你这次又输了,你看别人是什么,你自己就是什么,你的看法是内心的投射。

其实讨厌是一种感性的说法,如果我们理智地看待,几乎最讨厌的人身上都有值得学习之处。人们的普遍应激反应是同情弱者、讨厌强者。强大者必有讨厌之处,最讨厌的对象往往是因为强大而“获罪”。美国哲人爱默生讲了一句话,他说:所有的英雄最后都令人讨厌。

人们用讨厌的模式来取得某种平衡和平等,从而适应“强者生存”的达尔文生态环境。

之所以会有最讨厌的人存在,因为那也是个我们不能胜任的人。没有任何道理不去学习他。因此,从讨厌模式切换到学习模式,是对待周围事物最好的方式。讨厌好比是刹车,学习就是踩油门,在经济提速的历史快车道上,讨厌使人清醒;而在如今金融危机的滞速车道中,学习则使人进步。

每一个人不只会情人眼里出西施,也善于仇人眼里出魔鬼——喜欢一个人,他就是天使;厌恶一个人,那他就是魔鬼。事实上,摒弃世俗的眼光,心平气和地思考一下,我们所讨厌的人,他们真的是一无是处吗?恰恰相反,他们的许多能力、努力、和耐力倒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常言说得好:学无定规。那些走在前列的人,开启的是学习模式。可人们也会担心,他们会对自己说?我终于变成我所讨厌的人了。

这种风险也是存在的,因此有人打趣说:当你变成你所讨厌的人的时候,那你就算是成功了。

没有一个人可以取悦所有人,最讨厌的人也是相对的概念。记住一句有用的话:请你最讨厌的人吃饭,而不是请你最喜欢的人。

综上所述,总而言之一句话,我们每一个人身边有一个最大的仇人,那就嫉妒和猜疑。由于社会上的种种事物,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什么错觉呢?那就是说,当自己的事业没有获得丝毫的成功的时候,我们除了自怨自艾之外,我们更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我们会认为所有那些成功人士,肯定都是一群坑绷拐骗的家伙,于是我们就会从心底瞧不起他们,视他们为自己的假想敌。而从来没有冷静自己的头脑,深思一下这一切都是为什么呢?

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上述的那些事,学会向自己讨厌的人学习,研习他们身上具备的点滴优点,来补充自己的不足。说不定你真的会变成你平时讨厌的人,也就是成功人士。

出来“混”的,这十段话一定要明白

  一、很多人有一样的困惑和吐槽,比如在自己的小家乡多么压抑,感觉自己的一生不甘心这样度过,自己的工作多么不满意,不知道该离开还是拔地而起去反击。你问我,我也不知道你应该怎么选择,人生都只是自己的,谁也无法代替你做怎样的选择,因为没人能保证你未来的路就再也不会有任何困惑。

  二、人的身上有两条虫:一条是可怜虫,一条是讨厌虫。可怜虫发作的时候带来怜悯,讨厌虫发作的时候带来反感和不喜欢。谚语说了上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它缺了下句:讨厌之人必有可学之处。

  三、这世界没有一刻是公平的,它只为那些它需要的且不停努力的人打开大门,并每天挑战考验你的恒心耐力。

  四、在就业岗位上,我们应该要了解熟悉自身的工作,要确定工作的目标,树立创新意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重视人脉关系的建立。对待困难,我们应该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总而言之,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诠释实干精神,让自己是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让自己的理想变得更加远大!

  五、成功与勤奋是密不可分的,如果想获得成功就必须通过勤奋的努力,俗话说的好:“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没有辛勤的付出哪能有成功的源泉。成功的路上无捷径,只有勤奋才是成功的源泉。

  六、失望是什么?我们是否逃避了就没有了失望?希望是什么,难道就那样遥远?摆脱冬天最后一层冰雪的桎梏,春天再次开启四季的轮回之门;摆脱蛹中的最后一次挣扎,终于破茧为蝶;同样,摆脱失望的最后一秒,我们就会迎来下一次希望!

  七、如果一个杯中,只装了石头、水或沙子,似乎太过单调,不够充实,只有一个杯子中既装了石头、沙子,又装了水,才能达到真正的“满”。

  八、突破自我,需要有非凡的远见,正如登山时,若只看脚下,怕前方是悬崖,必然畏首畏尾,若能将远光延及整个山脉,你可能就能体会到“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绝唱。

  九、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每一个人的爱恨纠缠,都是必经之路,走过了,便是你的人生,没走过,不,很少有这样的可能,不过是走得快,走得慢而已。当你一幅一幅帧出你的人生,你才发现但有往事可回首的过去,是充盈饱满的,就像是一个展览,未必件件珠玑,却是你雕刻出来的朴实的一切。你绘声绘色,你藏在任意一个地方,哪怕不显眼,都格外动人。

  十、如果活过来的人生只是一个草稿,能够把它纂写一次该有多好!是的,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谁都想让它精彩且辉煌。可惜的是,人生是没有草稿的。人生没有完美可言,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遗憾,这才是真实的生活。纵使人生有 着许多遗憾,如果你能平静的注视自己,然后将一生串联起来,无论平凡还是伟大,你的生命都会被赋予不菲的价值,因为它已经经受过灵魂的洗礼,因为我们已经 能够回答自己人生的命题了。人生没有草稿,每一步都应是弥足珍贵,步履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