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做人要大气,大气才有人气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格魅力中有一种成分叫“大气”。无论一个人的地位是高是低,事业是大是小,身份是显是微,一个人的魅力如何,关键看“大气”与否。大气是一种纳百川、怀日月的气概,一种从容大方、自然天成、胸有成竹的气量,一种成熟宽厚、宁静和谐的气度。

南怀瑾说:青年人要注意一点,如果要想做一番事业,应该知道“财聚人散”的道理。孟尝君就是这样,钞票撒的开,解决了别人的困难,自己的钱当然没有了,但是朋友多,人际关系多,有了苦难,则有朋友帮忙。

大气是一种品格,一种境界,是需要用德行去修养,用智慧去创造,大气 的人才具有君子风度!常言道:‘读大家之书,做大气之人’。大气为人,君子风度,拥有的是美好心境;大气做人, 收获的是真诚的情谊;大气谋事, 拥有的是美好人生!

大气是一个人的气质或气度,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外观表现,是一个人综合素质对外散发的一种无形的力量。大气是总能高屋建瓴地去看待问题,让人感觉厚重,像一本好书,让人荡气回肠,不轻不浮,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都不会感觉索然无味,一旦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受益非浅。

不怨天,不尤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算一无所有,也一定要大气。大气的人即使在贫寒落难时,也不会唉声叹气,丧魂失魄,意志衰退。大气的人也不会在顺境时,自鸣得意,得志便猖狂,轻薄浮躁。做人有多大气,就会有多成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因为胸怀,才是成功者的标志。

佛家经典名言30句:出世的境界

佛家经典名言30句:出世的境界

  1、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绝没有这个观念。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南怀瑾: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心胸里头还有你、我、他,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这个家伙应该卖卖我的交情才对!这是世间法的作风,佛法没有,给了就给了,要像“事如春梦了无痕”一样的忘掉它。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南怀瑾:是叫我们不要住在色相上布施,不要有对象的观念。譬如说要做一点功德,出一点钱,或者救济一个人,然后说救济了某一个人,那是住相布施。

  4、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佛是不可以形相来见的,拿形相来见佛,就错了。

  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南怀瑾:凡是你有什么境界,都是假的;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若见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6、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你讲空也不对,不是佛法,执著有也不是佛法,非空非有也不对,即空即有也不是佛法。

  7、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一切真正的佛法到了最后,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一切不是法呢!

  8、无有定法,如来可说。——《金刚经》

  南怀瑾:佛法在哪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

  9、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

  南怀瑾:如来所说法,你也不可抓住!你听了他老人家的话,认为这样就对,那你就上了你自己的当了……说得出来的,表达得出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10、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南怀瑾:这是佛法的精神,它不像其他的宗教,否定自己以外的宗教,佛法是承认一切的宗教,一切的大师,乃至到了华严境界,连一切的魔王邪王都对了一点。

  1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

  12、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清净心,不是有个光,有个境界,而是不住色,不住声香味触法,他说真正的修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该随时随地无所住,坦坦然,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13、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南怀瑾:佛告诉你,这个世界一个一个灰尘,一粒一粒灰尘,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组合拢来,构成了一个物理世界。你把地球物理世界打烂了,分析了,本来就是空的,没有世界的存在。

  14、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金刚经》

  南怀瑾:离开了一切的相就是佛,这是真正的佛。

  15、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南怀瑾:若心有住,可以训练意识专一,比较能够宁静,但是认为这个有相的……所以若心有住,即为非住,这是最好的观心法门。

  16、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金刚经》

  南怀瑾:不要著相,哪一相都是停留不住的,都是非相……再进一步说,不但无我,也无人,也无众生。

  17、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金刚经》

  南怀瑾:佛说法是真实的,不说假话,说的是老实话,实实在在,是什么样子就说什么样子。

  18、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南怀瑾:无实,没有个东西;无虚,但是不假的。所以形而上的道理,真正的佛法,不真不假,也就是金刚经的中心重点,这里已经全部点出来了。

  19、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金刚经》

  南怀瑾:世间一切法,都是佛法,没有哪一点法不是佛法……随时随地的任何一颗灰尘,清净的地方,脏的地方,处处佛在现前,这就是如来。

  20、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南怀瑾:真正的佛法,并没有个固定的东西,你如果得到一个固定的东西就是错了。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东西,身体都没有了,连感觉都没有了,所以五蕴皆空,连光也没有,色相也没有,一切都不可得,这个时候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彻大悟。

  21、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金刚经》

  南怀瑾:什么叫一切法?一切法皆空嘛!……这是一个观念问题,观念说有一个法就有了,观念说空就空了。

  22、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金刚经》

  南怀瑾:空灵的,广大的,一切都不著的,一切都不住的。

  23、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南怀瑾:学佛的第一步,学到身见忘掉了……要真正内在身心皆亡,达到无我才对……但是有了一个人无我,还有一个法在喔!最后要法无我……到了法无我,叫做人法二无我,到达了就成佛。最后连空也空,空也不存在。

  24、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金刚经》

  南怀瑾:这一切人的心啊,都不是心。他并没有说这一切人不是人心啊!众生的心还不只是人的心,包括狗啊、牛啊、蚂蚁啊、小昆虫这一切生命,都不是心……叫它是心。

  25、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南怀瑾:一切都不是心,众生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不会停留,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我们刚说一声未来,它已经变成现在了;正说现在的时候,已经变成过去了。

  26、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金刚经》

  南怀瑾:千万不可以著相,你不要以有形的观念来看佛。

  27、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

  南怀瑾:经三藏十二部所说的也都是教育法。教育法只限于教育法,教育的目的是使你懂得那个东西,如果抓住老师的教育法当成学问就错了。

  28、是法平等,无有高下。——《金刚经》

  南怀瑾:八万四千法门,念佛也好,修密宗也好,参禅也好,修止观也好,甚至于说修旁门左道也好,以华严境界看来,都能成就。真正的佛法是平等,无有高下的。

  29、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南怀瑾:我们之所以觉得有烦恼、有人我、有众生,是因人我分别而来;把我相、我见一空以后,平等性智出来,再看一切众生都是一律平等……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证得空。

  30、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金刚经》

  南怀瑾: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需要佛来度的……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我不恨你,只因我不再爱你

  当我们为成长买醉,为失恋干杯,为孤单狂欢,为寂寞伤悲,那么我们也将有一天会学着疼爱自己多一点。思念是折磨人的东西。爱与忧伤,像是一朵双生的花朵,连着心脏一起绽放。花开得最盛大最美艳的时候,正是成长最剧烈最疼痛的时候。有些过往始终无法抵挡回忆的殇。爱之深,恨之切。我不恨你,只因我不再爱你。

  最近一直在看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内心渐渐趋于平和。很多哲思开始飘逸。如同蔚蓝天际里飘浮的朵朵白云。又仿佛白云下安然绽放的雏菊。我自顾自地沉醉在南怀瑾的世界里。偶尔想到要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我的读书心得。但是,大部分的时候,我是沉默不语的。和智者心与心的契合无须多言。独自静静感受与品味便足矣。

  尘世间总是有太多的牵绊与樊篱,使我们举步维艰,瞻前顾后。一个人真正沉下心的时候,才是最贴近真实自我的时候。彼此依偎的温暖,不过是过眼云烟。从虚无走向虚无,从空寂步入空寂。一切成空。空空如也。

  在感情的河流里,放上一只漂流瓶,瓶中装满思念与寄托,于是,那些思念与寄托随河流一起漂泊流浪。无根无崖。无喜无悲。看着往事渐渐飘远,又如同河流渐渐回溯重新聚合于掌心,汇成掌心中曲折纠缠的指纹,彼此交错,静寂无声。

  后知后觉中,我发现身边的朋友开始渐渐走远。偶尔也会和几个朋友联系。但更多的时候是在心底默默为对方祈祷与祝福。

  兰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对爱情很执着。一旦爱上,便很难抽身。爱的时候全情投入,如同飞蛾扑火,即使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在大四那年,她和洋相爱了。兰和洋都是我的高中同学。读高中那会,他们之间像是隔着一条河,彼此互不相侵,只是普通朋友。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会走到一起。也许,爱情就是如此,毫无道理可言。

  大四那年的一个情人节,他们相约来学校看我。当时,兰手捧一束玫瑰,将头幸福地依偎在洋略显瘦削的肩膀上,一脸的甜蜜。后来,我们一起去学校后面的小饭馆吃火锅。兰小心翼翼地将玫瑰花放在一旁,不说话,只是乐呵呵地笑。看着他们亲密无间的样子,我当时便在心底默默祝福他们能一直这么幸福下去。

  可是,没过多久,就传来他俩分手的消息。原来是在某天深夜,兰无意中撞见男友洋居然在隔壁和自己最要好的闺中蜜友亲密缠绵。兰感到特别地痛苦。那段时间,兰很难过。www.haocihaoju.cn 她的空间日志里填满了悲伤与无奈。每次和她通话,都免不了会谈起那段逝去的爱情。那段属于她的初恋。爱情就像一阵风,来去匆匆,消逝得无影无踪。

  就在前两天,我点开她的日志,才得知她已经订婚了。我赶紧拨通了她的电话。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幸福的味道。她说今年情人节虽然没有收到玫瑰,但却获得了一个真正值得依靠的肩膀,这份平淡的幸福让她觉得心安。我对她说,祝你幸福,你一定要幸福呀。她在电话那头笑着应答,嗯,我会的,你也要赶紧找一个哈。挂断电话,我才发觉我的嘴角有泪水划过的痕迹。

  后来,我在兰的空间日志,看她和她现在的男朋友相偎的照片,感觉她是真的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幸福。或许,只有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这份感情才会真正经得起考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亦将不再是一种奢求。

  我爱上一朵云,云不说话,它只是静静化作雨,滋润我干涸的心田。于是,我懂得了,领悟了,珍惜了。那片云,那朵花,她们还好吗?